2017-11-5小结

Life

10月

10月就这样过去了。当我觉得这样的10月是多么繁忙的时候,11月时候的我告诉自己,其实大部分时间是自己折腾自己罢了,而且毫无意义。

10月的作业债11月总是要还的。现在回想起来,好像是各个方面都在学习,但如蜗牛一般,于是乎,忘记自己走到了哪里。唯一欣喜的是,我开始接受其他书籍的洗礼了。之前从同学那儿借来了东野圭吾的《解忧杂货店》,每天熄灯后一小时都在咀嚼此书。跟计算机书籍比起来,这样的书确实容易读很多,不费太多的时间就能通读一遍,而且相当的有收获。当然,如果一本书没有从思想层面影响你,或者没有改变你的某个观念,或者没有改变你的一个习惯,或者没有引起你一点儿的思考,这样的书大概是不值得去读的。如某些读者所述,这本书确实在某方面治愈了我,让我感觉到人间一些温情,人与人之间不可思议的联系,很多无意义之事其实蕴含意义,不论好坏。其实我极力追求做一个足够纯粹的人,而我理解的纯粹是指一个的品质而不是性格。这本书里的人有些已经达到了我想追求的纯粹了。而我对纯粹的一些理解就是看淡大部分事情,对人的追求做到坦实真诚,对事的追求做到实事求是,对物的追求做到己所不欲。当然这里的追求比较广义。可能思想更接近于道家,当然我完全不懂这些思想家的大道理。讽刺的是,我一直没有做好,不然可能也不会写这些了。

刚刚提到走着走着忘记走到了哪里。其实就是没有把握本心的缘故吧。原因无外乎就是意志力的不坚定,间接性情绪调节不良。10月份做了什么自己满意的事情?有把该完成的都及时正确地完成吗?除了课内,课外又扩展了多少?写到这里,能回答上的也就是10月份开始的跑步吧,频率还是挺高的,1周能跑4,5次。作业能提早完成的后来质量都出了问题……没有提早完成的基本拖到deadline。满意的事情,还真没有,我这个人不容易对事情感到满足,因为很容易就松懈下来,但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我松懈的原因是因为失去了耐性或者热情,在这点上,还不如中学时代的自己,中学的我虽然在各方面的都很平庸(虽然现在依然),但做什么事情都饱含热情,是真的喜欢生活,喜欢与人交流。

11月

11月的第一周,基本宣告了学期过半。有什么收获自己心里清楚,没有完成什么自己心里清楚,还想做什么自己心里也清楚。人啊,总是会把生活中大部分事情当作理所当然,所以才不容易改变。我极力改变这样的思维,如何看待周围是一件非常严肃,非常需要思考,却被人忽略的事情啊。许多时候不能总保持着“我现在的这样状态真的很好啊”的想法,于是乎还想证明给其他人看。可能还有一种思考角度,我尝试往一个可能更好的习惯学习,如果反而没有帮助,再退回来。前者是以不变应万变,后者是以变应万变。最近开始尝试读一些文学作品,也是从此角度出发。一直读专业相关的作品或资料,当然对学习有很大帮助,但是人很难再脱离自己给自己建造的围墙了,它们既是梯子也是围墙啊。再谈到待人之事,摈弃过去看人优缺点的角度,而尝试以对方的角度看待对方自己,才能做到了解他人吧。

然后是想反思一下一直以来的一些学习缺陷。看比较费理解的书,还是容易倾向于不去深思,原因嘛,就是怕麻烦,觉得这是一场时间黑洞的无意义之旅,然后是有点急于求成,过分看轻一些基本之理。不过还是要承认下自己的记忆力不行,对经历的事情还算有正常的记忆力,但对文字和视频的记忆力特别差,目前感觉原因尚不明朗。

昨天把从同学那里借到了《独唱团》读了半本,今天才查了一下,原来是只出过一期,这个期刊本身还颇有一些故事。当然本身的内容也是不错,作者大多是80后70后吧?聚焦于上个世纪的中国,讲述各种经历,每篇都能透入一些观点,或批判或赞扬。

而我已经好久没有看过这样的散文、诗句、问答、半小说半叙事的文章了。看来我还是不排斥文学作品的,高中每周也会去买杂志跟期刊,看看感兴趣的内容,喜欢看里面待人处事的观点。我敢说我现在的思想跟性格被高中时代接触的内容严重影响了,即使现在我已经几乎想不起那些内容。只记得,他们在谈论生活,他们在谈论文化,透露着思想…… 里面的图片也总是能触动许多,有时候能盯着图片一分钟,思考着什么我早已经忘记了,大概在思考着他们所思考的事情。我想这本书,我应该也会尝试读完吧,感觉把过去的习惯捡起来,就好像在跟老朋友拥抱一般,非常的踏实。

发现写到这里,已经过去整整一小时了。大概我的脑子里又本能的计算着花一小时做这些事情的利弊了。看过的许多作品,我发现我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表达出来,或者借用一下,我想有机会写写探讨某些作品本身的博客,目前来说可能还不合适,阅历可能还不够。

已经九点半了,面对着书架上近百本的书,其实心里滋味很难描述。